我的世界存在焦虑和疲惫

前几天我儿子壮壮生日,老婆说送一个学霸励志主题的蛋糕,我说送这类也无法激励他,何不就送他喜欢的,我们追求的就是最根本的快乐,所以最后送了下图这个蛋糕。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早上吃饭的时候,我和壮壮说,既然喜欢“我的世界”,那就创造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勇敢做自己,这需要更深入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例如你如何认识和利用自己的焦虑、疲劳、学习等……

不只是认识焦虑和疲惫,更需利用它们

我是一个方法论者,相信在不同抽象级别通过方法论可以更有效的可重复的完成各种类型事情,所以在我的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方法。这自然也离不开学习,因为不可能靠身边的几个人给你指导,更不能完全指望自己的经历总结。通过多次大量学习,我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学习经验,这就与今天要谈的焦虑和疲劳有关。我先列出我对焦虑和疲惫的两个观点:

  1. 关于焦虑:尽量不焦虑,如果焦虑则把它转为对自己投入的肯定,但要通过立即行动产生可见成果。
  2. 关于疲惫:在轻松感受之前,一定要经历疲惫阶段,尽量先把自己搞的筋疲力尽,但不可在此阶段恋战。

先来认识“焦虑”

先说说焦虑。百度百科解释焦虑是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其中含有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不安等成分。我们能避免焦虑是最好的,但我相信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体验过焦虑。例如现在疫情之下过得非常难,这会让有些人和企业比较焦虑。还有那些在竞争环境下的学生家长,也会时常为孩子当下成绩,甚至十几年、几十年后的生活而担忧,搞得自己特别焦虑。我觉得认识自己不是问自己会不会焦虑,因为谁都会,而应该问怎么去“利用”焦虑。很多人会说,“周老师教了这么多学生和企业,开个新课程一定是非常简单的。”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教学比自学要难很多。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有些事情自己做没问题,但是要很好的讲出来却不容易。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在我2016年创立 IT 帮后,对开什么课,怎么开,开课目的是什么等都还是没有任何经验的,这个时候有时就会开始焦虑了。但我毕竟还是练习过多年敏捷个人的,我有一个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就是我不会陷入这种过度担心之中。当我遇到为工作、为孩子焦虑的时候,我会反问自己,“这种状态代表什么?对我意味着什么?我要立即采取什么行动来改善这种焦虑状态?”首选我会认为感受到焦虑从某个方面来看是一件好事。哪方面呢?要做好一件事情,首先你得关注它,并愿意投入进去,这是成功最基本的,但也是不少人欠缺的。通过焦虑情绪,我认识到我至少做到了关注,只是稍微走过头了一点而已,这样顿时我就释然了,我认识到我正在积极投入的做着这件事,只是我需要采取一些行动而已。还是拿我以前开公开课为例来说吧。开课前担心学员没有收获,这是一种瞎担心,毕竟学员还没有开始学。然后我想通过访谈问问学员,但你会发现大家其实也不清楚,有些提出的想法又不切实际,例如几天之内就能上手并做一个大项目。我后来思考捷创成的公开课的最小可行目标是什么?可以说,我是帮体系所有学科的实践者,所以我就把自己当做客户。我就把每次公开课目标定为:每次课程我自己必须能感受到“这个课程不错,值得学习”的程度。这样还能保证我梳理的帮体系能够持续演化,对那些在 IT 帮中持续精深的从业者来说也是一种需要。目标的焦虑解决了,在执行中面对大量知识点和实践,有时候也会陷入焦虑之中。昨天在朋友圈说,在家里感觉自己最“闲”。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但其实我是最“忙”的,除了玩,我基本所有业务时间都是用来学习的。有时候我会发出感叹,“天啊,还有那么多书要看,还有那么多文章要阅读,时间不够用啊。” 我后来应对这类紧张焦虑的办法,就是给自己定下一个近期成果目标,一定要有所产出。例如在下个月的新公开课准备过程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除了讲义之外,我先在捷创成智库中重新整理了一个企业架构案例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当在执行一件看似复杂的事情时,如果我们能够短时间看到成效,你的焦虑感就会逐渐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了。不信你也试试,当然这又涉及到敏捷个人的其他内容,例如如何拆解目标、如何行动等等。

再来了解“疲惫”

通过敏捷个人我对自己有了进一步认识,我开始有一个有意思的学习思路,那就是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一定会让自己拼命学,一直学到感到疲惫为止。有的人说疲惫是一个不好的现象,为什么你还想要呢?这仍旧是每个人对待感受的认识不同。仍旧和前面所说的,情绪无所谓好坏,主要看我们如何看待和利用它。每个人都会有疲惫的时刻,但对疲惫产生的原因却很少认真思考。昨天看了一本书讲了快乐学习,我写了几个便签,在这里我再贴出其中一张: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图中所说:“我有多累?如果我很累,绝不是因为脑力工作本身,而是我的工作方式。”我之前表达过,我非常注重 输入管理 中,这时很多人不重视的地方。如何做到输入管理,不只是说你知道好东西在哪里放着,还要有行动。我的一个行动就是拼命输入,直到我身体发出信号,向我传递一种讯息 “够了,够了,现在到此为止,你要换频道了。”这个时候就像在第2张纸贴中记录的一样:桌上堆满的信件、报告等会让你感到疲劳、紧张和恐惧。我开始需要做清洁工作了。例如下个月我们捷创成要开第一期 政府企业架构框架和实践线下公开课 (上课前一周均可报名)了,为此我也做了大量准备和讲义制作工作,目前还在进行中…..下图是我昨天在卧室的桌子上放的书。在开课前是没有这些书的,因为要让自己感到疲惫,所以我拼命的积攒了一桌子。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但现在感觉疲惫了,说明我的信息负载到了一定极限,我该做清洁工作了。今天的桌面成了这个样子。到目前为止,这个课程还是让我自己挺满意的,离公开课还有30天左右,我要开始进入一个课程准备阶段了。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再次表达下我的观点

  1. 关于焦虑:尽量不焦虑,如果焦虑则把它转为对自己投入的肯定,但要通过立即行动产生可见成果。
  2. 关于疲惫:在轻松感受之前,一定要经历疲惫阶段,尽量先把自己搞的筋疲力尽,但不可在此阶段恋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